为此,我十年前曾经在拙著《日本近现代思想史》中评价他活现了近代日本思想史发展的一个侧面(第115页)。
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他的国学研究以先秦诸子为重镇,如《诸子略说》《国故论衡》等。若要同仇敌忾,就要以中国文化激发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以此增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和民族认同。
近代思想家热衷于探究孔子、老子与墨子的关系,对中国纪年问题聚讼纷纭等做法都是明证。他断言:大凡一国存立,必以其国性为之基。事实上,近代诸子学既与乾嘉学派具有不可分割的理论渊源,又与后者不可等量齐观。章太炎认为,先秦诸子是中国最有学问的人,中国学术在诸子之后每况愈下。除此之外,诸子学还具有其他时期的国学所没有的特殊价值和重大意义。
这一点通过近代思想家的学术经历和著述最直观地呈现出来。中国近代经历几千年未有之变局,无论服务于刻不容缓的救亡图存还是应对西学的大量东渐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有学者指出:‘易统贯儒家、道家。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在《老子》中找到多少受《归藏易》影响的所谓内证,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不足以夯实二者之间前后影响、承继的关系。乾初生为姤,至二二为遯,至三为否,至四为观,至五为剥,至上仍为坤,故曰《归藏》。不过据其所论可知,对于人们无法见到真面目的《连山》《归藏》,历代学者的认识并不统一。14意思是说,老子通晓《易》道,他的思想与作《易》之三圣息息相通,所谓与伏羲同其原与文王通其宗与孔子合其权。
《周易》这部典籍的编纂,出于西周的史官之手,也是可信的。如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第三论三代《易》名曰:案《周礼·大卜》‘三易云:‘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5据此,邵雍认为孟子知《易》、善用《易》,《孟子》中有易道存焉。然而正如邵氏所言,孟子之言未尝及《易》,在《孟子》七篇中根本见不到其引《易》论《易》之言。班固则以《周易》之谦卦沟通道家,认为道家思想合乎谦卦之义,即: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时道安法师又上《二教论》云:内教外教也,练心之术名三乘,内教也。
6(4)有学者指出《孟子外书》中有论《易》之言,但此书被学界视为伪书,不足为据。10不过,历代学者对三易多有争议,观点并不统一。《易传》是先秦儒家、道家(以及阴阳家、兵家、法家、墨家)的汇通总结。文王观太易九六之动,贵刚尚变而要之以中,老氏察太易七八之正,致柔守静而统之以大,此与文王通其宗也。
葛氏在其中论老君真形曰:但谛念老君真形,老君真形见,则起再拜也。正如上文焦循所言,《连山》《归藏》,言人人殊。
杜子春云:‘《连山》,伏牺。以谓《易》之为书,在开物成务,知来藏往。
不少学者主张,老子受到了《归藏易》的影响。23(21)高怀民《先秦易学史》,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0页。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如果说这种观点尚可以勉强接受,那么《太上老君开天经》中的叙述就令人难以接受了。其六,凡《左传》诸说《易》,皆不得漫引以为《易》义,实为《连山》《归藏》之邪说。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然则周公存之太卜者,何也?曰以《易》教论,则术数在所屏,以术数论,则《连山》《归藏》实为阴阳五行之正宗。
3张行成《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释曰:老子知阴而不知阳,得《易》之体而已,不如孟轲得《易》之用。11(9)刘玉建《〈周易正义〉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第92页。
执方位十二辟卦以说《易》,《易》之外道也,舍方位十二辟卦以为术数,又术数之外道也。《连山》《归藏》何得而并之?或曰何为邪说?曰季平子逐君,史墨对赵简子称君臣无常位,而引大壮雷乘乾为天之道,意以震指臣,乾指君,为臣可乘君之证,当时假经义以文其邪说如此
只是回顾我治易所花的心血,能自诚明,而尚不能明明德于天下,对此不免还是有些感伤呀。但其后考据大兴,为了讲汉学,竟大力恢复了汉代的象数。道教对《易》的吸收使用,主要是用以炼丹。朱先生的门生弟子多、影响大,故后来谈到《周易正义》,如刘玉建、赵荣波、吕相国等,都是一个声口。
国务院国学中心便主编了若干种,我也负责过一册《传统智慧一百句》。如孙盛《易象妙于见形论》、殷浩《易象论》、刘侯《易象论》、荀顗《难锺会易无互体论》等均仍以为象不可废。
虽细部讨论还不精密,夹用佛学与西洋哲学也很不准确,论叙尤多枝蔓,但大格局大框架还是颇有价值的。也有人说看山势、风水、峦头、来龙去脉、寻砂点穴者亦属之。
然王注本有扫忘未尽者,当时人亦未必以王锺为然。四、合佛道 总之,当时写这本书,大体综合了我少年读易时对几大解易路数的理解,而有意为易学史、思想史重新勾勒体段,雄心不可谓小。
而其他的那些书,就不是一般书铺所能提供的了。其实皆大谬,这是由孔疏可看得明明白白的。魏晋间论易,发展象数者为陆绩、虞翻。它是台湾现存最老的书局,一九一三年开办,专售汉文书。
例子, 可由论佛、论道两方面为说。卜,占问卜筮,占卜者以《周易》为代表、选吉者以奇门遁甲为主,测局者以太乙神数为主,以十二运卦卜之,均为易学之流或变。
在台大讲授多年,有《先秦汉魏易例述评》等书。这可真不是一般的错误。
孔颖达对此风气却是不满的,序文中明确批评:易理难穷,虽复玄之又玄。最终与道家结合,讲性命双修、仙佛合宗,以道法为命功,以禅修为性功。